记录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之间看的电影。
以前是在人人上记录看了哪些书,不过已经好几个月没去人人了,懒得上了。
之前打算到豆瓣上记录看了哪些书,不过豆瓣上一些书的版本找不到,也不愿去了。
还是想最简单的办法,到博客里开个帖子记录吧。
本帖会记录我凑个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之间读的书。随时更新。
要认真写,对得起每月5$ :)
在读《水母与蜗牛》的时候,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讲的是人们如何开会讨论,以得到一个结论。
摘录如下:
----
(达尔菲方法)这是本世纪60年代的发明,是兰德公司人的点子,他们不满意委员会为将来制定计划的方式。这方法听起来有点简单而傻气。其法是不召集会议,而是向小组的成员分发问题单,每个人把答案写下来,悄没声儿地寄回来。然后,这些答案再散发给所有成员,要他们重新考虑,注意别人的不同意见之后,再次填写问题单。如此这般。通常三个循环足矣。那时候能够达成的一致意见达成了,最终的答案据说是基本可靠,并常比第一轮更有趣。在此法的某些变体中,参与者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引入新的问题。 得知达尔菲方法竟然可行,有时效果还极好,我们几乎感到大丢面子。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愤慨,认为这又是一个社会操纵、社会科学圈套的例子,是行为控制。 但后来,大量例证说明这一技术当真行之有效。而对这一例证——至少在工业和政府的未来预测中——人们一定要从中找出些好的东西。 也许,这方式究竟能既保留个人及其全部自我,同时又把头脑联系起来,以便使小组能进行集体思维。简言之,这是两全其美的方式。达尔菲方法的实质,是真正安静而多思的对话。对话中,每个人都得到聆听的机会。闲谈的背景噪声,反复出现的虚荣的声震,从一开始就消除了。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话音,因此也没有提高嗓门的叫喊。这样看来,它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达尔菲之前,委员会开会时,真正的聆听几乎总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成员的功能都是讲话。其他人讲话时,每个成员都在忙活着思考,下一个轮到他时该说些什么来支撑自己原米的立场。委员会真正做的是辩论而不是思想。把要求得分、引导讨论、保全面子、博取喝彩、压下反对者的叫喊、吓退反对者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除去,一组聪明的人得以坐下来安静地思考。这个主意不错,我很高兴它可行。
----
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我觉得它确实解决了传统集体会议中的部分问题,我丝毫不怀疑这个方法确实有用。
传统会议中,每个人带有的个人属性太重了。以至于人们常常为了维护自己个人立场/尊严/权威而失去了接纳别人建议的能力。而且在会议的气氛中,人们根本来不及消化密度很高的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非常有限。这时候,会议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以某个人的提议为中心的,或者是每个人在各自立场上相互让步妥协的结果。
达尔菲方法为每一个与会者提供了安静的环境,给人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且交流的匿名性让与会者可以更加公平的考虑其他人的提议。当然这种方法也并不完美,和传统会议相比,它大概有如下劣势:
1. 它比传统的会议更花费时间。每个人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组织自己的观点,阅读和理解其他人的观点。
2. 它要求与会者都对会议议题有深刻的认识。由于把会议抽象成了纯粹思想的交流,对问题没有思考的人显然是会被排除在交流之外的。
3. 它只对针对需要达成一致的会议有效。如果不需要达成一致,也就失去了这种个人意见到集体意见的汇集思想的必要。
在互联网时代,交流已经比60年代容易多了。我觉得一些企业级社交网络,可以尝试用达尔菲方法构建一些开会的应用,仔细研究一下各个步骤的设置,说不定会大受欢迎。毕竟那样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的会议实在是企业效率底下的症结之一,相信企业会很乐意在提高开会效率上尝试新方法。
本来准备写很多的,不过发现这篇文章和我的观点很像,就省得我写了。
总而言之,我创业不是为了一夜暴富,不是为了公司上市,不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了达成某种成就。我创业仅仅是因为我想体会创业的过程,我不是为了结果,我在过程中得到满足。
毕业后的三年时间我做自由职业者,在网上做编程比赛赚钱,那是我当时想体验的生活。
之后在我想体会其他状态的人生的时候,正好有个加入创业团队的机会,于是我就开始做了。
再过几年,我会再去尝试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喜欢体验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我不会去想“今天赚些钱,明天去享受”这样的事。我会享受自己人生每一天的过程。
前两天花了一个多小时看了一下最近罗永浩关于想制作手机的微博,也看了一些其他人对这个事情的评论,说说我的看法。
我了解到的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1.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罗永浩觉得他可以做手机,并且认为他的手机可以打败市面上所有的同类产品,只有iphone可以和他的手机有一拼。
2. 做手机需要大量的钱,初期需要大概1000W美元,于是罗永浩就接触了一些投资人,向他们传达自己的理念,希望可以拿到投资。但是投资人对此有顾虑,觉得罗永浩描绘的愿景不足以说服他们拿出1000W美元。
3. 于是这件事就暂时被搁置下来了,但是罗永浩对做手机的热情仍然不减,接触了雷军等业内人士,以及一些未来潜在的创业伙伴。
4. 过了一段时间,罗永浩又和另一个朋友偶然聊到了这件事,这个朋友说,我投钱给你你先做一个rom吧,如果推出了以后反响好,我就说服人投你1000W美元让你做自己的手机。
5. 于是罗永浩就开始做基于android的手机rom了,微博上面高调批评其他手机,招人入伙,等等。
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罗永浩做手机,理由简单概括主要有:
1. 罗永浩本人就是个大忽悠,做什么都不靠谱。
2. 手机行业和教育行业差异太大,罗永浩做不来。
3. 罗永浩太好高骛远,就算能做出来,但和苹果比不了。
4. 罗永浩太高调,就是想看这种人失败。
那么罗永浩做手机这件事究竟能不能做成呢?
我觉得投资人的态度可以代表逻辑思维正常的人权衡利弊后对这件事的看法:虽然罗永浩很有影响力,也拥有一些产品人的优秀素质,也有管理的经验,但是想一步到位做一个手机,还不够有说服力,更不用说挑战苹果了。
不同的投资人也许有不同的顾虑,比如有的人会担心以用户体验取胜究竟对普通用户群有多大的吸引力,有的人可能担心通过android品太打造封闭生态系统的路径究竟能不能走通,有的人会担心在罗永浩在教育领域得到的经验究竟能不能在电子消费品领域发挥作用(毕竟这两个领域的生态环境差异巨大)。
所以投资人不看好罗永浩直接做手机的前景。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做了就一定会失败,只是目前来看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没有达到投资人的期望值。因此罗永浩需要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来说服他们:我老罗到手机行业一样玩得转。
于是就有了现在"先做rom"的第一步。这一步既是在向投资人证明罗永浩的能力,又符合他自己对用户体验的执念。做不成,投资人的损失也没多大,做成了,可以顺理成章的从软件做到硬件。无论对罗永浩自己还是关注他动向的投资人来说,当前的选择都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罗永浩的公司能不能招到硬件的人才(雷军才小米初期都遇到了这个困难),能不能搞定手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就留到明年再考虑吧。现在先专心把rom做好,把罗永浩最关注的操作系统的体验做好。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罗永浩能不能做出他期待的用户体验出色的制定系统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被罗永浩推崇的乔布斯是如何打造苹果产品的用户体验的。(这个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这篇文章里就简单说结论了。)乔布斯不是神,他没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打造出色用户体验的方法简单来说是雇佣最好的人+坚持自己的标准(审美)不妥协+把每个可能的细节都推到极致。
通过这三点来比照一下罗永浩现在的公司:
1. 雇佣最好的人。罗永浩说他雇佣了他所知的最好的设计师,但是从那个招聘启事却看不出他雇佣开发人员有什么具体的标准,这个恐怕只能靠CTO把关。CTO的识人程度对这一点的分数有决定影响。
2. 坚持自己的标准(审美)不妥协。坚持自己的审美的前提是自己有审美。从微博来看,罗永浩对系统的可用性是有自己的标准的,但是并没有看出他对美有什么自己的标准。这里的审美不是指给他两个界面,让他分辨哪个更好看,而是指他内心有没有自己内在的美学观点。
比如乔布斯受禅宗影响很大,他喜欢简约不刻意张扬、自然而且一体感强的设计。苹果的各种产品设计能对外独树一帜,对内风格统一,就是因为乔布斯拥有自己坚持的审美观,并且把这种审美观贯彻到各个产品之中(甚至苹果广告的设计也可以看出他这种独特的审美)。
而罗永浩在这方面似乎有所欠缺,从他微博的分享,培训公司的地铁海报上,我没有发现显著的美学上的共通之处。我猜测罗永浩没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审美观,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内在的美学态度,或者是随波逐流,或者是只停留在通过感官来判断好看或不好看的程度。像乔布斯那样有自己强烈的美学态度的人是非常少的。
我觉得罗永浩可以找个真正的画家或者设计大师,来保证公司产品在美学上有独特的辨识度。假如他真的想要挑战苹果的话。
3. 把每个可能的细节都推到极致。制作产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设计的东西在限定的时间内难以完美用技术实现的问题。大部分产品遇到这种问题选择的是设计向技术妥协,先把整体弄好推出了产品再说,这样的结果是产出一个平庸的产品;小部分产品选择的是技术向设计妥协,别管技术多难实现你都给我做出来,这样的结果是产品无限期延期。
根据罗永浩微博上表现出来的性格,我觉得他非常有可能选择后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他认准了一个设计方案,他会让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无论如何都做出来,并且用他常用的方式激励技术人员。
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把细节推向极致的正确方式。作为产品的负责人,需要的不是持续推进某个方案的细节,而应该是追求每个细节都达到某个目标。换句话说评判产品的细节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方案为导向的。实现同一个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案,产品负责人在遇到上上段提到的问题时,正确的做法不是推动技术人员持续去完成那个难度很大的方案,而是仔细思考这个方案的预期目的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案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只是停留在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上,不叫极致。越过这个方案继续去需找更适合的方案,才是真正的极致。最好的方案必然是技术上和设计上都美的。
当然,如果想达到这一点,必须同时对设计和技术都有相当的理解,知道两者的极限在哪里。罗永浩现在确实还有点嫩。可能和年轻时候的乔布斯有点象 :P
综上,我谨慎的不看好罗永浩的rom的前景。我觉得他可以做出一个不错的产品,但很难做出一个让现在的他满意的产品(但是投资人可能会满意- -)。除非他能在这几个月飞速成长,从其他更熟悉这个行业的人身上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这是一个他超越现在的自己的过程。这并不奇怪,毕竟乔布斯也是在经历了next的失败以后才真正学会如何制造顶级产品的。
但我还是期待罗永浩为我们奉献一些不同的东西:)
最近在看《Facebook效应》。
刚才看到了讲facebook是如何创造他们的图片服务的一章。过程是这样的:
1. facebook现有的功能是填写个人资料,加好友,互相留言。只可以上传一张照片作为个人头像。
2. facebook的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发现,有很多人都在不停的改自己的个人头像,有的人一天要改很多次。
3.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既然人们这么热衷于图片,那么可以不可以在facebook中加一个更完善更独立的图片服务呢?
4. 于是他们的3个员工被指派做这个服务,一人负责界面,一人负责程序,一人负责管控整个流程(负责产品)。
5. 当时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图片网站了,比如flicker。模仿成功者做一个图片服务很容易,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让facebook的图片服务更facebook化(社交化)。
6. 于是他们最终发明了“圈人”功能。并将“圈人”作为标记图片的唯一方式。
7. 最终推出的图片服务大受欢迎。
这个从产品创意到完成的整个过程都非常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facebook初期的发展非常顺利,拥有一些基础功能[1]。facebook的工作人员在运行平稳的产品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一点[2]。通过这一点,他们发现了潜在的用户需求,并思考如何满足这个需求[3]。一个分工明确的小团队被指派负责这个新的产品[4]。新的产品不能仅仅是满足用户发图片的需求,而是要想办法把用户的需求和这个网站的核心价值联系起来,让新的产品可以体现和促进产品的核心价值[5]。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推出了开创性的服务[6]。并得到用户认可[7]。
这个过程非常好的体现了优秀的产品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好的产品不是脑子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观察(数据)和思考发现用户潜在的需求。
然后需要一个团队去完成这个产品,我觉得一个小的团队要比一个庞大的团队更能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大的团队沟通成本太高,而且实际完成任务的人和做决策的人往往不是同一个人。真正优秀的人都喜欢自己做决定,仅仅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是很乏味的(码农就是这么来的:只低头干活,无需思考)。事实上很多产品在初期都不需要太多人参与,3,4个能力出色并且互补的人足以完成1.0版本。并且这会让每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足以调动每个人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容易产生火花。人多了想法太多,妥协太多,最后的产品往往没有个性。
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初衷是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开发产品的时候要想着如何超越用户的需求。我想在facebook做出这个圈人的功能之前,没有用户想到圈人会这么好玩,他们会觉得flicker什么的已经很强大很满足了,但是facebook做出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的功能,所以facebook的图片功能才一举成功。
更难得的是这个特别功能还如此贴近facebook的核心价值,它进一步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在facebook上的互动更加直观,更加密切。facebook的图片功能绝对不是趁着facebook庞大的用户群才火起来的一个附属物,它的出现提升了facebook整体的价值。真是把新产品和老产品融合的绝佳素材。
今天看新闻联播,里面一条新闻是一个老科学家,70多岁,研究快堆,研究了40年,现在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一辆79年的的自行车。看电视画面,这位老科学家的家里非常破旧。
新闻联播播放这条新闻的本意也许是为了褒扬这位科学家的高风亮节,表现我国在科学事业上的进步。但是这恰恰暴露了政府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无知和无情。
这位科学家可谓是为了祖国的研究事业奉献了终生,但是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政府没有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保障和鼎力的支持。可以预见,当快堆真正投产建立发电站以后,从发电中赚取的利润会被那些坐享其成的统治者瓜分掉,而对于这样为了这个事业奉献了终生的人,统治者估计认为让他们上次新闻联播就是给他们回报了。他们根本毫不在意这位老科学家这辈子是怎么度过的。
真正付出努力的人得到的却是最少的,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承认。当年轻人看到这个新闻,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去走这个科学家这样的路。当前的制度无法保障这类人的利益。
我的长期目标是去另一个有着丰富生命的壮阔星球见识一下。
CCTV2的生财有道节目,今天讲了一个养殖大雁的故事。
一个人养大雁,没有客户,但是他坚持养,眼见要没钱了,国家在SARS后的飞禽管制结束了,于是客户一下子多了起来,马上就把企业救活了。。现在年收入1500W。
这是一个非互联网行业的典型的例子:当大环境低迷的时候,市场中的企业减少,那么在市场恢复繁荣的时候,这些坚持下来的企业就会获得更广阔的空间。